全澳大学校院接受国际高中文凭(IB)
全澳大学校院接受国际高中文凭(IB)
查字典出国留学网chazidian.com 2013年01月18日 10时讯 澳洲新南威尔斯州约7万3千名12年级应届毕业生因收到高中毕业证书(High School Certificate, HSC)而可以轻鬆欢渡圣诞假期,但也有逾300名学生仍焦虑等待;选择就读国际高中文凭(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,简称 IB)课程,而不是澳洲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也已收到成绩。
全澳国际高中文凭毕业人数过去20年来稳定增加,新南威尔斯州选择就读国际高中文凭的人数仍然相当低,去(2012)年澳洲新南威尔斯州与首都特区学生只有340名;相较之下,维多利亚州的学生就占了全澳3,000名国际高中文凭学生的一半。
澳亚国际高中文凭学校协会(The Association of Australasian IB Schools)麦哈佛( Antony Mayrhofer)指出,因为新南威尔斯州公立学校缺乏国际高中文凭课程,该州是全澳唯一不允许公立学校提供国际高中文凭课程的州。麦哈佛进一步指出,全球大部分开设国际高中文凭课程的学校为公立学校。就读国际高中文凭课程的学生表示,该课程比一般中学提供更全方位的学习,为理想的大学预科课程,也有学生希望能增加海外就读机会。
全球逾130个国家提供逾12万名学生国际高中文凭,亚太国际高中文凭代表巴纳德(Sebastien Barnard)表示,该文凭给予学生在申请国际教育机构时的竞争优势。
国际高中文凭课程成绩为全澳大学校院接受,学生可使用国际高中文凭(满分45分)换算成相等的澳洲高等教育入学成绩(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,简称ATAR)。
来自苏丹坎巴拉(Kambala)的米尔尼(Katriana Milne)指出,国际高中文凭更有利于换算成较高的澳洲高等教育入学成绩。一名18岁的学生也表示,只要努力付出,很难拿到国际高中文凭差的成绩,即使是一位成绩中庸学生,也可能得到较高的高等教育入学成绩。
国际高中文凭满分45分,换算澳洲高等教育入学成绩为99.95分,33分换算为澳洲高等教育入学成绩90.55分,分数低于24分则无法获得该文凭。
国际高中文凭学生必修6门科目,包括英文/母语、第二外语、数学、实验科学、个人与社会、艺术与自由选修等,另外还须完成一篇4千字专题研究论文、修读一门知识理论科目及参加社区服务。
澳洲新南威尔斯州私立女子中小学(MLC School)生涯部主任图勒(Loretta Toole)表示,国际高中文凭课程适合通才学生而非专才学生,新南威尔斯州高中毕业证书优势为较有弹性,但国际高中文凭的优势则为全方位。
全澳大学校院接受国际高中文凭(IB)
资料来源:2013年 1月04日 雪梨晨峰报 (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),
"New program to boost maths and science graduates"
http://www.smh.com.au/national/education/wait-over-for-students-with-eyes-on-foreign-prize-20130103-2c79f.html
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,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。
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,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。郑成功收复台湾后,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。17世纪中叶,在孔庙设立“太学”,陈永华为“学院”,也是“太学”的主持人,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。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,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,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。清政府治理台湾后,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,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、县学和社学,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(教育长官)。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,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,指示举办“番学”,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。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“太学”、府学、州学与“番学”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。当时的“太学”,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;府设府学,州设州学,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;乡社设社学,即乡塾,为初等教育;“番学”为少数民族教育。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。
台湾建省后,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,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“西学堂”、电报学堂等学校,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。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,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,还设有外语、历史、地理、测绘、算学、理化等。这些措施,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台湾教育的起源
1630年代,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(查字典出国留学网liuxue.chazidian.com)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,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。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,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。
1636年,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·尤钮斯(RobertusJunius)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,教授新港文、圣经与罗马文字。后来,南部平埔族大社中,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。这些学校,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。
相关资讯
- 2017-06-28 【新闻资讯】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公务员录取标准
- 2017-05-15 【新闻资讯】 香港人如何看待高房价
- 2017-04-14 【新闻资讯】 加拿大研究型硕士看过来——套磁对象小议
- 2017-04-14 【新闻资讯】 2016加拿大本科硕士热门专业申请全面解析
- 2017-04-14 【新闻资讯】 2016年申请加拿大留学的九大误区,你都知道吗?
- 2017-04-14 【新闻资讯】 赴加留学, 雅思成绩更“方便”
- 2017-06-28 【新闻资讯】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公务员录取标准
- 2017-05-15 【新闻资讯】 香港人如何看待高房价
- 2017-04-14 【新闻资讯】 加拿大研究型硕士看过来——套磁对象小议
- 2017-04-14 【新闻资讯】 2016加拿大本科硕士热门专业申请全面解析
- 2017-04-14 【新闻资讯】 2016年申请加拿大留学的九大误区,你都知道吗?
- 2017-04-14 【新闻资讯】 赴加留学, 雅思成绩更“方便”